有关跳出框框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了,但是,在这一问题上,我得到的或许是最令人沮丧——可能也是最有用——的建议,却来自一位禅宗老师,他指出“跳出框框的指南写在框框之外”。
我们都认为“框框”是一种艰难的东西,它会扼杀创造性思维、解决方案和创造力,它是外部环境强加给我们的。但是,参悟了禅宗老师的话后,我认识到,有时候,束缚我们的框框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最近,在柯契拉音乐节(Coachella music festival)开幕前,我给一家酒店和一家在线旅行社打电话,想延长早先预定的酒店住宿。
xxxxx.Com:“我们这里显示没有房间了。你得直接给酒店打电话。”
酒店前台:“我们有房间,但是我无法延长你的预定。你得给xxxxx.Com打电话。”
我:“留着先前的预定,我再新定一晚,可以吗?”
酒店前台:“哦,我想可以。”
先说说“我们一直就是这样的”这个框框。当你处在这个框框里时,你很难看到框框之外写着“总还有其他办法”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是一家服务机构,却把考虑“其他办法”的责任推给消费者,那么,你就不要指望那个消费者会成为你的长期顾客。
我的同事罗布-马赛厄斯(Rob Mathias)负责管理华盛顿特区办事处,他提醒我要注意另一个框框,我称之为“这是我的框框,我决定谁进来、谁出去”。在企业中,这是群体思维的不二法则。罗布还跟我进一步谈到了社交互动中的松散关系。
在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中,既有“紧密关系”(主要的密切关系,通常包括同行、志趣相投的人、部门同事等),也有“松散关系”(次要关系,包括那些了解我们“紧密关系”的人)。比如说,Facebook上的“好友”和“好友的好友”。
如果我们把自己、与别人的互动、讨论和见面限制在紧密关系范围内,实际上就形成了一个限制性框框,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我已知知识的框框”,或者“我知道会同意我观点的人的框框”。陷于此种框框的一个很好例子,就是和同意你观点的人讨论政治问题:轻松、愉快、令人沉醉,但这种方式无助于学习、成长或推动世界进步。
其他常见的框框以及跳出这些框框的窍门:
1.认为“没有框框”的框框。错!框框总是存在的。要发现并熟悉它们。弄清框框的边界。知道了边界,你就能跳出去了。没有栏架,就没有跨栏运动员。
2.紧密关系的框框。环顾房间,如果你从其他人身上看到的只有你自己、你的信念、你的看法、你的经验、你的文化、你的技能,那你就陷入了这个框框。这时候,你应该让不同的声音参与进来,邀请“松散关系”和好友的好友加入,也就是罗布所说的,那些“通常情况下不应该参加会议”的人。他们将帮助推动事情的发展。
3.“我正确”的框框。在创意领域,这个框框尤其有害。“他们聘任我是因为我富有创造力,我就是创意人才,他们应该听我的。”跳出这个框框的一个简单方法是:假设你的方法已经失败,必须寻找另一种方法。开始启动你的创造力。
4.“首席创新官”或其他头衔的框框。我曾经对我的人说:“我对你们的工作描述或头衔不感兴趣。发挥你们的才能,把工作做好。”我对此笃信不疑。把那些头衔(实际上就是一些大框框)扔到它们该去的地方:垃圾箱。让我们开始工作吧。
一旦你确定了一个框框,你也就在这个框框之外找到了跳出框框的方法。
铜仁智鼎人才网周一到周日,天天为你找工作、每月最后一个周六举办大型现场招聘会,为求职者提供最新最合适的招聘信息、为企业提供现场招聘、网络招聘、校园招聘、委托招聘、人力派遣、培训、猎头、找工作、找人才到铜仁智鼎人才网。
公司新地址:铜仁市碧江区锦江广场右侧A栋三楼(大河电器楼上)
工作一生我帮你,铜仁人才求职、企业招聘首选网站http://www.job135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