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场跑太累,在网上投出你精美的简历收获了面试机会后,你要做点啥呢?
面试前的准备是面试能否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面试前的准备包括对应聘单位的了解、个人的修饰打扮、自己的心理调节、对面试问题的准备等多个方面。可以说,面试前准备充分不一定面试就能成功,但面试前准备不充分,则很可能不会成功。因为即便是一些细节上的疏忽往往会给你带来机会的丧失。本章我们将提出面试前的有关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一、面试前的资料收集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面试之前,一定要广泛收集各方面的资料与信息。有了充分的资料准备,更能做到有的放矢,即使“临场发挥”也会是相当精彩和出色的。那么面试前需要收集哪些资料呢?
1.收集招聘单位和目标岗位的资料
尽管每个人都知道国家机关的职能和公务员的职业性质,但不同机关、不同岗位的公务员不论是工 作环境还是工作任务都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了解清楚招聘单位的背景、性质、规模、特色、组织结构、发展前景等情况。准确把握其主要职能还是很重要的。同时 要了解你所应聘的职位是干些什么的?主要职责是什么?该职位需要什么类型的人员,对人员素质有什么样的需求?这个职位主要应用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什 么?若事先对这些情况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则在面试时易处于被动境地,也易使用人单位形成“你不关心该单位”的印象,从而影响面试结果。如果再深入一些考 虑的话,你还需要对照职位的要求,寻求自己的优势和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由此可见,这些资料的收集不仅对于你的面试应答会有帮助,而且有利于使你提前反 思自己的情况,为日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那么上述资料信息从何处获得呢?你可以向父母、朋友、同学或亲戚打听,也可以向在该用人单位工作的熟人咨询,还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新闻报道、广告、杂志、企业名录以及其它书籍来寻求这些信息。
一个对招聘单位一无所知的求职者,面试时是很可能会失败的。例如几年前某市一位学市场营销专业的男性本科毕业生,满怀信心去应试美国在广州投资兴办的“雅芳”(Avon)公司的 销售人员,他原以为“雅芳”仅仅是这家公司美丽的名称而已,根本不知道“雅芳”是女性化妆品的注册商标。因此,在面试中当美方主考官问及他为何应聘该公司 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喜欢‘雅芳’”。结果弄得严肃的主考官忍俊不禁。该君就因这么一句不恰当的话而败北。试想一下也可以理解,一个对其产品一无 所知的人,怎么可能会被录取为推销员呢?
2.收集主考官的有关情况
公务员面试的考官多为用人部门的领导,应聘者倒不一定要打听主考官的姓名,但应尽可能了解用 人部门的领导一般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包括其可能的教育背景、工作作风以及兴趣爱好等等。然后你还可以考虑他们需要或喜欢录用什么类型的人员,等等。只有对 主考官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你才能在面试时易守易攻,自始至终立于不败之地。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人可能成为你未来的主管,增进对他们的了解,对于日后你 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的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3.把自己的资料准备妥当
有些单位在外语、 身高、能力各方面都有比较严格的限制,所以事先要核查一下自己的资格是否符合条件,千万不要存在碰碰运气的念头。如果你觉得自己符合应聘条件,还得确定自 己可以胜任哪种职位。然后要准备好自己的专业资格任职证书、获奖证书等材料。去面试时,应把这些资料有条不紊地放在一个公文包里随身带去,以便主考官随时 查看。准备一个井然有序的公文包会使你看上去办事得体有方,值得信赖。公文包里除了放置上述个人资料外,还可以装一些有关工作或有助于谈话的资料,说不定 这些资料会对你的面试产生启发。
另外,你还可以准备一本书或杂志放在公文包里。通常面试前总有一段时间要等候,如果应试人数 较多,而你又是被安排在后面,那么你等待的时间就较长。等候使人心情烦躁,无端生些猜测,打乱早已准备好的步骤。遇到此种情况,你便可以把书或杂志拿出来 看。看书可以让人安静镇定。如果主考官迟到了,你手上有书或杂志,正好可以全神贯注地看,显出丝毫没注意的样子。如果主考官有意凉晒你,让你久等,以便显 示威风,你正好可以借着看书,表示你视若无睹,这样就避免了和主考官的正面冲突。和主考官发生哪怕是细微的不愉快的冲突,对你的录用总是不利的。
二、面试前的修饰
曾有人说,当你想通过电话给对方留个好印象时,你最好整整齐齐地穿戴起来。为什么呢?因为当 你外表良好时感觉也良好。你心里踏实,充满了自信,说话也就有底气,所以这种感觉可以通过电缆传到了几里甚至几千里之外的另一头。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 到这样的情形:在某些场合,突然感到自己的穿着很别扭,与周围的人们或环境格格不入,于是乎举手投足,不无窘态,只盼着早早散会离去。在面试的时候,你的 心情免不了紧张,对类似的心理障碍更应防患于未然。尽管面试主要考察应考者的内在素质,但实践证明,应考者以什么样的形象亮相往往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再 者,在人际交往中,仪态端庄,衣冠整洁体现了对他人对社会的尊重,表现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文明程度,在面试时当然也成为衡量人品的标准之一。所以,在你 的外观达到最佳水平之前,请一定不要善罢甘休。
1.须发
面试是很正规的场合,千万不要将你的头发弄得古里古怪的。只要保持你的头发整齐、干净、自 然,能够显露出你的整个脸庞就可以了。对男同学来说,既不可油光锃亮,擦了许多摩丝,像奶油小生,毫无阳刚之气;也不可烫发或染成其他颜色;头发更不能太 长。对于女同学来说,披肩发不可放任自流,应稍微卷束一下,发型也可以专门做一下,但应大众化,切忌太多的头饰和过分的装束,在面试这样的场合,应以大方 自然为原则,也不要弄什么“新潮发型”,发型要符合学生身份。也许你会说做到这些都没问题,但那还不够。当你到达面试地点时,也许头发会有些散乱。所以, 别忘了在口袋里装上一把小梳子和一面小镜子。
无论是男士还是女士,如果你觉得在面试前应该去一次理发室,最好不要从理发店直奔考场,衣领上沾着没有刷净的短发,头上散发出定型水的香味,好像你是每逢面试才理一次发似的。
男士在面试前要彻彻底底修一次面。修面时小心不要伤着皮肤。下巴或颈部的伤痕不仅影响面容美观,而且会弄脏衬衫的衣领。
如果你是一个大胡子,那么一定要将胡子刮干净,胡子拉碴会让考官觉得你不礼貌,而且浓密的胡 子无意中表示“我需要有点儿孤独,请离我远一些”。如果你是考官,相信你也不会希望有这种感觉。所以,你也就需要加倍关注你的外观,在公众面前拿出你最英 俊,也就是最年轻的脸。但记住,不要在面试候考时掏出你的电动剃须刀。在公共场所整理个人卫生是不合礼仪规范的。
2.服装
国外有职业咨询专家告诫说,要是你有意垂钓一个薪金相当的好职位,在服装上花本钱是划得来 的。招聘单位当然注重你有多少本事,但同样也注重你的外表留给人的印象。虽然许多人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但在第一印象中要有好的表现则颇不容易。服饰是 构成第一印象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一个大方优雅的外表能给考官留下良好的印象,重视自己的衣着,在面试一开始就会让考官对你形成一个良好的评价。
面试是正式场合,穿着应符合适宜于这一场合气氛的衣服。面试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得到考官对自己 的认可。一般来说,用人单位的考官往往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工作时间较长,社会阅历丰富,办事严谨,讲话逻辑性强,对传统的价值观念认同较多。他们往往不愿 录用有反传统观念的人,而愿意录用较符合他们传统观念的人,因此,为“保险”起见,毕业生应穿着式样较正统、符合大众潮流的服装,千万不可穿着式样十分奇 特、图案过于零乱、色彩较为艳丽的服装。至于服装到底传统到什么程度,毕业生应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定,可以通过用人单位工作人员的服饰、个人各方面 的具体情况等来决定自己的服装的传统程度。当然,毕业生也可以请老师或身边的人提一些参考意见。
至于选择何类服装,这也要看具体情况。一般对于男士来说,一套深兰色或灰色的西服是比较理想 的选择。习惯上更正式的是三件套——西装,西装背心和西裤,两件套次之。在衣袋里,不要装进鼓鼓囊囊的票夹,因为那会使你的衣袋变形,从而使做工考究的西 服全都走样。你可以从票夹中挑出必须随身携带的零钱和证件,把那些收据、发票、名片和相片等都留在家里。衬衫应该是硬领的,领子要干净、挺括。衣领、袖口 都洗毛的旧衬衫或一件还从没有下过水的新衬衫都不合适——前者太拮据,后者太露着意修饰的痕迹。因此,你的衣柜里要常有几件八九成新的长袖衬衫,以白色为 主,也可以是浅兰或浅灰色的。短袖衬衫在正式场合不宜。衬衫下摆要放入裤腰内。内衣、内裤、衬衣等都不能露出。衣扣都要扣整齐。相比之下,女士的服装比较 灵活。可供参考的法则是,要以内在素质取胜,先从严肃的服装入手。不管什么情况,剪裁得体的西装套裙,色彩相宜的衬衫和半截裙使人显得稳重和自信。T恤 衫,迷你裙,宽松服等,即便在社会上铺天盖地,也应列为面试的编外服装。但是无论是男装还是女装,对质料要略有讲究。好的面料可以使剪裁合体的服装更加合 身、相得益彰。为了一生中的某些重大事件,此时你需要换一换“易洗”、“免熨”、“价廉物美”的思路,作出新的选择。
从服装的色彩来看,不同颜色在不同的季节给人以不同的感觉,不同人也应穿着与其性格起互补作 用的颜色。冬季服装,应选择暖色,如红、黄、橙等颜色,这可调和天寒地冻的单一色调,而夏季则宜选择给人凉爽的颜色,如青、绿、白、灰、紫等颜色,这可以 调节夏日炎热气候所带来的烦闷感。从毕业生的性格来看,性格外向的男同学可以穿西装,性格外向的女同学可穿深色衣服,给人以沉着、稳重、大方的感觉;性格 内向的男同学可以穿夹克、休闲服,性格内向的女同学可以穿色彩艳丽一点的服装,这样给人活泼可爱的感觉。总之,应通过服饰,掩盖自己的性格的缺陷,尽可能 不让考官看出毕业生的性格弱点。另外,服装和所报考的职位有关。如,从事培训工作的女性,若穿着色彩鲜艳、款式新奇的服装,不但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 还会引起学生的效仿,因此,要求从事此工作的女性应穿着简单,色彩素雅,给人以稳重之感。同样,从事文秘、翻译、技术管理职业的人员,其服装要求也各有不 同,应针对具体环境、岗位而设计,切不可“以不变应万变”,不能给人以鲜明的物色之感,这样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此外,面试时服饰上还有几点需格外注意:
(1)切忌穿着随随便便,所有的运动服、拖鞋、背囊之类都不适宜。无论天气有多冷,面试室内都不可戴手套、口罩、耳套等;无论天气有多热,西装短裤、背心等等都不适宜。
(2)尚未穿过的新衣服最好别穿。面试是严肃的场合,若穿一身完全不习惯的衣服,不仅会使应考者自己感觉有些别扭,更让考官感觉别扭,结果使效果极差。衣服不一定要新、要好,但要整齐,合身,匀称,整洁。
(3)凡是不符合大众化的衣服最好别穿。尤其是女同学,超短裙、低胸上衣,紧身衣裤等服装都不适宜。
3.领带
在面试场合,应考者最好要打领带,这样会使你显得更加精神。领带必须干净、平整。别指望马马 虎虎的一刷、一拍、一捋就可以使领带给你带来成功男士的魅力。一条价格适中,清洁整齐,色彩和谐的领带,远远胜过历经沧桑的名牌货。领结要打得坚实、端 正,不要松松散散,耷拉在一边。在配色方面,要记住“美就是和谐”,不要追求标新立异,以免弄巧成拙。
4.鞋袜
皮鞋要擦去污痕,然后上油刷亮,鞋带要系牢。男士的袜子颜色一般不要比裤子淡。对于女性来说,中高跟皮鞋使你步履坚定从容,带给你一分职业女性的气质,很适合在求职面试时穿着。相比之下,穿高跟鞋显得步态不稳,穿平跟鞋显得步态拖拉。
如穿中、高统靴子,裙摆下沿应盖住靴口,以保持形体垂直线条的流畅。同样,裙摆应盖过长统丝 袜袜口。总体说来,全身的饰物不要超过三件,否则会使人觉得太沉重,珠光宝气压倒了你职业女性的气质。你的耳环是否增加了你耳朵和脸蛋的神韵?项链是否使 你显得修长而丰满?戒指是否使你的手指显得修长纤细?如果你的饰物达不到增添光彩的目的,那么就没有必要画蛇添足,适得其反。
5.化妆
化妆对于女同学来讲是必不可少的,但应该以淡妆为主,淡到与人的肤色相接近方可,过浓则易给人以“妖艳”感,眼线、口红都不可深,否则让人看了很不自在。用粉也不能太多,粉太多会往下掉,让人感觉较差。对男生来讲,化妆可有可无,但是,胡须必须刮净,鼻毛不能长到鼻孔外面来。无论男生女生,对香水的使用也应把握一个淡字,让人感觉自然。
对于各种饰物,女生像耳环、耳坠、项链、戒指、手镯等饰品最好不戴,即使戴也只能取其中一两件。男生有人喜欢在胸前挂上玉坠,也有人喜欢戴一个戒指,应都取下来为好。
当你经过刻意修饰之后,来到用人单位,在面试前的几分钟里,不妨再最后检查一遍,力争不出差 错。无论是服饰还是仪表的打扮,都应本着一个原则,即不要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完全社会上的“久经沙场,老于世故”的形象,而应该保持大学生的那么一种气质, 那么一点纯真,让考官感觉出你的学生气息,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曾经有一位女大学生, 在面试前为了显示自己漂亮的形象,遂倾其所有,备上一套高档黑色套裙,又在美容厅做了一次美容,整个人越发显得高贵美艳。她的形象确实是很高雅的,但在面 试现场,她的这一番用心良苦的打扮反而会给自己带来不利。考官在欣赏她的美丽时,心中便开始对她有不好的判断:“好高档的衣服,但这是学生模样吗?”“太 喜欢打扮了,能安稳地工作吗?”“看来她的经济条件不错,是不是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呢?这样能适应国家公务员这一清苦的职业吗?”,而更老练的考官一眼便看 穿了她刻意打扮的背后内涵“心情很迫切”,“这个样子还不是装出来的”,“还不够成熟,不够稳重啊!”所以在打扮时,要对自己的学生身份有一个清晰的定 位,而且要意识到你是在参加应聘面试,而不是去与男朋友约会。
最后,手是人体中活动最多的部分之一,也常常是人们目光的焦点。这并不是说面试前要对手进行化妆,但把你的双手洗得干干净净,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这是很有必要的。指甲一般与指尖等长,要刷净其中油污。职业女士,一般不宜留长指甲,以影响正常操作办公室设备。
面试前的心理准备
谁都希望在面试时留给主考官一个优良而深刻的印象,以增加录取的可能性。因此先了解主考官在主持面谈时的心理状况和注意点,对应考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1.抓住主考官的心理
实际上,面试也是供需双方心理上的较量。作为应聘者来说,了解对方的心理特征,做到“明明白 白他的心”,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因此,适当学习些心理学,掌握面试考官的基本心理特征,有准备、有针对性地参加面试,对提高应聘的成功率是大有好处的。根 据笔者了解,面试考官有这么三个基本心理特征应考者应当掌握,即:考官最初印象形成、录用压力下的考官心态、考官对非言语信息的关注。
考官最初印象的形成对应考者的面试结果是至关重要的,国外有学者研究后得出结论,至少有 85%的考官在面试真正开始前,已根据应聘者的应聘资料对其产生了最初的印象。最初印象还包括考官刚见到你时对你形成的印象,这对面试的过程和结果都有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考官对你的最初印象是消极影响,那么根据心理学的原理,你要改变这种印象将是很困难的,你多倍的努力才可能转变考官印象。了解了考官 的这一心理特征,我们就应当认真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言行举止,尽可能让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被优点和特长所掩盖。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穿着打扮、面试开始时的一举 一动而给考官留下糟糕的印象。
雇佣压力是指考官面临完成招聘任务的压力,在现行的公务员面试中通常是三个应考者录用其中一 个,当然也有例外。考官的雇佣压力对应聘者来说是个机会。有人曾作过实验:将人力资源经理分成两组,告诉其中的一组,他们离完成招聘任务的指标还相差很 远;而对另一组的人说,他们已快完成招聘任务了。结果,被告之离招聘任务相差甚远的那组,对应聘者面试的评价,要远高于另外一组。当然,应聘者较难知道考 官的雇佣压力,但是,在面试中,考官完全可能无意识地流露出这种情绪。由于急于完成某职位的招聘任务,考官可能无意识地用暗示来表现这种情绪,甚至主动引 导应聘者正确回答问题。比如,他们会说:“在外语上,你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根据你的经历,你在组织协调方面可能不成问题吧”等等。在大部分情况下, 暗示不会这么赤裸裸,而是会有点隐晦,比如,考官认为你的回答是正确时,他会面露微笑,或轻轻地点头。不失时机地把握考官的雇佣压力,及时地领会暗示,并 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你就可能达到目的。
考官对非言语信息的关注不仅是指应聘者的穿着打扮,而更强调的是求职者在应聘时的眼睛、面部 表情。有研究表明,那些善于用眼睛、面部表情,甚至简单的小动作来表现自己情绪的应聘者的成功率,远高于那些目不斜视、笑不露齿的人。有一项对52名人力 资源专家进行的实验:让这些专家通过观看以前进行过的面试录像决定请谁来参加第二轮面试。这些专家被分成两组,一组观看的是一个有许多眼睛交流、显得精力 旺盛的应聘者的录像,结果,26个专家中有23人邀请这个应聘者再次参加面试;另一组专家观看的是一个很少有眼睛交流动作,表现得没有多少活力的应聘者的 录像,结果26个专家中没有一个人请他参加下一轮面试。
由此可见,了解考官的心态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2.认清你自己
除了了解主考官的心理之外,应考者还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有人会认为自己对自己是最了解 的,其实未必。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大学生高傲自大,自以为学习成绩好就什么都行了,这种盲目自信的人其实是没有自知之明,工作和社会生活远比单纯的 学习复杂得多,再说了,强中更有强中手,你还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刚开始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够被录用,所以抱有这种心态的人通常是不会 给考官留下太多好印象的。与此相反,那些对自己的能力比较自卑、老是担心自己会被淘汰下来的学生,也会影响其在面试现场的发挥。所以,调整自己的认识、更 清晰地认识自己也是很关键的。那么如何认识自己呢?首先,了解自己的人生目标、兴趣爱好、就业倾 向等方面的情况,一般大专院校都会为毕业生聘请专家学者,辅导社会新人如何在社会上求职,并分析个人专业及志向,因此可充分运用这一渠道,为求职预先做好 准备。或者多与家人及有社会经验的亲友沟通并交换意见,听取他们的建议并衡量个人志愿。面试前要反复看个人的推荐材料,使之熟记于心,这样在自我介绍时则 可以从容应付,不至于出现推荐材料的内容自己不熟悉的情况。若你仍无把握,可在面试前组织部分同学,做一次面试前的“彩排”或“演习”,这样有助于你进一 步掌握有关材料,增强对面试的自信心。其次,对照应聘职位的要求,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与差距。第三,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正确把握自己的心态,积极地去应 对考官可能提出的问题,既不要目空一切,也无需自抱自怨。
3.克服几种不良的心理状态
(1)迎合心理。
迎合心理,也称逢迎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特别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视 为高于一切。在和别人打交道时,一味乞求得到别人的好感,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原则,轻易改变自身的观点,唯恐招致对方的不满。这种人由于对自己没有一个比 较稳定而客观的评价,因而易于使自己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具有较强逢迎心理的人往往极力在各种场合为自己塑造一个人见人爱的形象。但是,他们的资本不 是自身的真才实学及良好的仪表风度,而是逢迎的表情和语言。这种人在面试中常常会不失时机地向主考官恭维几句,在回答问题时也往往顺着主考官的弦外之音而 进行,希望以此来博得主考官的好评。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做法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它非但不能得到考官的“恩宠”,而且还会减损他们对于应考者真实 素质的评价,因而是不可取的。
(2)羞怯心理。
每个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羞怯心理,只是那些性格较内向、平时不太喜欢社交的人表现得更加明 显。但是,较强的羞怯心理往往会对一个人的事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差怯心理的支配之下,由于心情紧张的缘故,个人呈现出极不自然的面部表情或姿态,说话不 能平稳地进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自身真实水平的发挥。
羞怯心理产生的实质原因在于信心不足。其中包括对于自身的外部形象、内在的素质及能力缺乏自 信,而这又导致优柔寡断的个性。在面试中,羞怯心理较强的应考者往往比较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量使之符合以前所学的各种规范和要求,目的是为了给考官留 下一个较好的印象。但由于过分专注于自身举止与言语的选择与表现,无法集中精力解答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身能力的正常发挥。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表现没有 达到预期要求,应考者便会产生一种自责心理,与之相伴随的是心情更趋紧张,由此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后应考者只能带着诸多遗憾而离开考场。因此,对于需 要参加面试的人来说,事先有意识地加强社交方面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3)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个人在性格上一种较为严重的缺陷,指个人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的缺陷而产生的轻视自己 的心理。主要表现为忧郁、悲观和孤僻。自卑感较强的人往往多愁善感、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各方面都不如别人。为了不使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 实行自我封闭,不愿同别人进行较多的接触和交往。
自卑感较强的人一般都无法顺利地通过面试这一关口。在面试过程中,这类人往往会将自己与考官 在多方面进行对比,尤其是习惯于拿自己的短处同对方的长处比。因而越比就越没信心,自卑感也就越强。其实,他也希望能够给考官留下一个较好的印象,却又相 信自己能够做到。于是导致在面试中出现种种窘态和难堪,如脸红、出冷汗、喉头战栗、发音吐字不清等。在这种状况下,应考者的真实水平是无法发挥出来的。
(4)侥幸心理。
由于面试、特别是面谈法面试的题目带有较大的偶然性,面试也不像笔试那样有统编教材用作应考 准备,所以,有些应考者总是寄希望于侥幸取胜,或希望能抽到好题,或寄希望于考官的网开一面等等。心存侥幸的应考者在面试前一般不作太充分的应考准备,却 常常是只作一些猜题押宝工作,聊以自慰。这显然是很难获得好成绩的。
克服不良面试心理的方法一是端正认识。应考者应该正确认识包括面试在内的整个考试的意义,不 要把它当成自己的唯一出路,须知“条条大路通罗马”。二是自我评价。应考者既应看到自己的不足和毛病,更应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既不要盲目自 卑,也不要妄自尊大。三是情景表演。设计一些面试题目和答案,模拟面试考场,找一个人与你进行情景表演。注意分析、总结模拟经验。
4.调节自己的情绪
一般来说,应考者走进面试现场面对考官时,心理压力会大大增加。如果不善于进行心理调节,就 会出现心理失控,影响正常应对发挥。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应考者很有才学但他们的心理素质太弱,一走进严肃的面试现场心跳就加快,甚至不能自己。为此,调整 好自己的情绪确实是很重要的,沉稳的心态、平静的心情、积极自信的态度是你面试成功的重要保证。思想上有太多顾虑不仅不利于你在面试中的发挥,反而连你的 正常生活都会受到不良影响。有些人在一些关系到自己命运的大事发生时往往会产生的焦虑,面试在有些大学生的心里也是一件大事,所以也会出现焦虑情绪,特别 是在邻近面试的那一两天里,这种焦虑会加剧,引起各种生理心理反应,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身体方面:头晕、头疼、出汗、口干、呼吸短促、胸部闷痛、脉搏异常、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疲劳、失眠、尿频、呕吐,等等;
②认知方面:感觉迟钝、注意力不集中、产生幻觉、健忘、妄想、恶梦、白日梦,等等;
③情感方面:忧虑、心烦、畏惧、焦虑不安、感情脆弱、情绪低落、唉声叹气、容易发怒,等等;
④个性方面:急躁、退缩、冷漠、敏感、以自我为中心,等等。
如果出现上述焦虑时的身体及心理不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消除这些焦虑反应:
(1)通过改变自我认识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当感到自己很担心面试中表现会不如别人时,你不妨想想:考不好顶多就是当不了公务员罢了,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你还可以去做很多选择,车到山前必有路嘛。
——只要自己已经尽到努力了,也就无怨无悔了,仅担心又有什么用呢?何况很多事情本来就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这么来考虑问题时,你反而在心理上放松了,从而更有利于你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当你担心自己可能相貌不好时,不妨想想自己的优点,如个性良好、为人诚实、有多种才能,等等;当你担心自己思维反应不是很快时,但你可能比别人表现得更加勤快。人的一生本来就是一场全方位的竞赛,只有发现了自己劣势的人才有机会弥补不足,并最终取得优势。
——我的朋友过去是不是也曾与自己一样充满忧虑,想想看,这样有什么好处?他们从自己的忧虑中获得了什么好处?如果不是如此的话,结果会是怎么样?是不是情况会变得更加糟糕。
(2)深呼吸法。
对于临近面试时的焦虑,可以通过深呼吸法加以调整。做法是:
——首先闭上嘴巴,舌顶上腭,咬紧牙齿;
——然后将空气通过鼻腔慢慢地吸入,想象空气被吸到了肚脐位置;
——屏住呼吸数到三;
——将空气通过鼻腔慢慢地呼出;
——屏住呼吸数到三;
重复上面的方法数次,即可使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
(3)想象法。
当自己体验到长时间的焦虑,感到身体和心理都有些疲劳,特别是眼睛感觉到疲劳的时候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具体做法是:
首先,闭上眼睛,用手掌将他们捂住,但是不要压迫、按摩、揉搓眼球,使眼睛能够有效地离开光 线;然后,头脑中想象一个使自己感到愉快的景象或事件,将眼睛依次顺序地移动到这一景象或事件的各个部位。比如想象自己看到了北京的北海公园,首先想象看 到了近处的湖岸,再看到了湖面,湖面上有游船,白塔,然后看湖边的树木,最后看远处的景山。在运用这个方法时,眼睛的移动是十分重要的。大概只需要几分 钟,就可以身心放松了,无论什么时候自己感到焦虑都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以上简单介绍了调节焦虑情绪的两种方法,但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状态,还需要从思想认识上下功夫,端正自己对公务员面试的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
铜仁智鼎人才网周一到周日,天天为你找工作、每月最后一个周六举办大型现场招聘会,为求职者提供最新最合适的招聘信息、为企业提供现场招聘、网络招聘、校园招聘、委托招聘、人力派遣、培训、猎头、找工作、找人才到铜仁智鼎人才网。
公司新地址:铜仁市碧江区锦江广场右侧A栋三楼(大河电器楼上)
工作一生我帮你,铜仁人才求职、企业招聘首选网站http://www.job13580.com/